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擬真釣餌-路亞


路亞的釣法以及竿子種類繁多,本文以竿子的編號來簡單的解說。

L、M、H是竿子的軟硬,細分還可以分XUL、UL、L、ML、MH、H、XH等等。由左至右是竿子的軟到硬,XUL最軟,以此類推。

S R F是調性,SS = SUPER SLOW、S = SLOW、R = REGULAR、F = FAST,也就是通常所說的55調、46調、37調、28調。

lure是適合使用路亞的重量。這個是建議值,在這範圍內路亞的控制最好!
1oz=一盎司(28克左右),2/8~4/8oz代表適合的路亞克數為7~14克。

lb=磅數
代表這枝竿子適合多少磅數的線。這是建議值,代表在這磅數之內的線,會最好操控,以及拋投距離最遠。
8磅=0.8號、10磅=1號以此類推。

捲線器分為紡車式以及鼓式。
紡車拋投距離比較遠,操作方面較為簡單;鼓式在拋投目標的準度較紡車強,操作上需要熟練才能避免炒米粉的狀況。

建議想玩鼓式的人剛開始使用尼龍線練習,比較便宜。

基本拋投方法:
拋投主要是上臂的動作。
假設把你的正前方設定為09:00,頭頂設定為12:00,正後方設定為03:00,那以上正是釣竿的最大行程。試試看不要特別用力,只用上臂動作很順暢讓釣竿從02:00走09:00,大約在:12:00到10:30放線。

路亞的型態大致分為幾種:
軟蟲、米諾、spoon、POPPER。

軟蟲,又有很多型態:魚、蝦、蟹、蟲等等。



米諾泛指魚型的路亞,分表層、中層、底層。


spoon指的是湯匙亮片型路亞,大多用於溪流路亞對象魚或者小型魚之類。


POPPER為水面路亞,特點是會製造水花,以此吸引魚的注意使其來攻擊。


雷蛙以及多蔓,是專攻鱧科(估呆、魚虎)之類的路亞類型。多蔓為泰國的魚虎稱呼,是從泰國那邊引進的水表路亞。



這些都是從各個網站中擷取出來的一些基本路亞知識,如果有想玩路亞的路亞新手可以參考看看。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Matt Harding

你知道最近VISA廣告裡跳舞的是誰嗎? (附上VISA廣告)



影片 Dancing 2008 (請開喇叭)



Matt Harding,1976年次的年輕人,
他在2003年用他所有的積蓄去旅行,
在旅行中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用跳舞記錄他到過的每個地方,
而他都把所有的紀錄放在自己的網站,
當初網站也只是要讓他的親人與朋友知道他在外一切安好。

後來有人發現了這些影片並開始傳閱,
於是有家口香糖廠商覺得他的構想很棒,贊助他旅遊經費,
因此在2006年他花了六個月走遍了39個國家,
接下來的2007、2008年他依舊到世界各地跳舞(包括了台灣),
而且還有了許多的同伴共舞。

Matt跳的舞很滑稽,但是他的笑容與熱情卻是讓人感動,
他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簡單的想法改變了他的一生,
有時想想我們是不是都有認真的看待我們靈機一動的小想法?
我們是不是真的就去執行了?還是我們會因為旁人的取笑就做罷了?

如果我們都像Matt這樣認真對待一個這麼簡單、或許說很呆的想法,
或許一個無法預期的驚喜就等著我們!
就算我們得不到相同的驚喜,至少我們擁有了年老了值得回憶的豐富生命!

這一直是我追尋的目標!
我期待我年老了,回頭看我所有的每一步,
我都可以很感謝我給了自己每一個微笑、大笑的回憶,
而不是一直說:「早知道我那時就應該做....」,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的生命是精彩豐富的!」

來台灣時,大概沒有幾個人知道他
所以只有孤單的一個人跳囉
不過我剛看到影片時確實震撼到了
曾幾何時我們也有許多夢想,不過通常會為了很多因素而錯過了
他剛開始到世界各地拍影片時,那時還沒有YouTube
單純只是想圓一個夢吧

有時候,一個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想法,你持續做,堅持一直做下去,年月會使這些微如塵粒的東西,合成一股力量。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課本重點整理 第五章 海洋觀光休閒活動之衝擊與改善策略

  本章所討論的海洋觀光休閒活動主要是泛指以海洋資源為依託,以海上旅遊、濱海旅遊和海底旅遊等計畫來吸引旅遊者,使遊客獲得娛樂、健身、消遣、休閒等目的,從而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濟行為。海域觀光活動因為欠缺管理,不但造成產業利基逐漸流失,也造成海洋環境品質的惡化。

第一節 海洋觀光休閒活動的基盤

  海洋觀光休閒是以海洋性文化、自然,作為觀光休閒活動之標的;或利用海洋自然環境及其人工設施從事活動、運動,達到休閒觀光目的者。也可以說是以海洋環境為中心,所從事的遊憩活動,或接待許多人離開其居所而至海洋環境所帶來的一系列活動。

海洋觀光遊憩的範疇:
1.海洋生態觀光(Marine eco-tourism):以海域、沿岸之自然生物(動、植物)生態活動、樣式為觀光之標的。
2.海洋景觀觀光(Coastal scenery tourism):經海洋衝擊、侵蝕、堆積等作用的地形、地貌,可呈現豐富多樣的海岸景觀。
3.海洋產業觀光(Marine industry tourism):海洋產業如航運業、漁業、鹽業等,均可列為海洋產業觀光。
4.海洋文化觀光(Marine culture tourism):海洋民族、風俗、文化主題的呈現,均是認識台灣的重要知性之旅。
5.海洋休閒活動觀光(Marine amusement & sport-related tourism):人類在海域、海岸所從事的各類靜態、動態休閒活動、運動。
6.郵輪觀光(Cruising tourism):搭乘豪華郵輪作為渡假觀光的部份或全部行程者。
7.島嶼觀光(Island tourism):受海洋影響而具備獨特之自然、人文條件的小型島嶼,均是吸引人們前往觀光的勝地。
8.海洋城市觀光(Marine city tourism):海灣城市改造其傳統港灣區為具備日常生活空間功能的水岸區,進而逐漸形成海洋城市。

  海洋觀光休閒產業的基盤,在於健康、安全和生態豐富的海洋環境。因此,要確保海洋觀光休閒產業的永續發展,必須尋求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共生。海洋觀光休閒還必須加強預防海洋自然災害的措施,以提升參予者的活動安全性。

第二節 海洋觀光遊憩可能的衝擊

1.海洋污染 : 海洋污染包括陸源性污染,船艇或設備之漏油情形。
2.棲地破壞 : 海域活動需利用沿岸土地,當空間不足時,會以填海造地或施作水岸工程等方式,如果規劃不慎,會造成海洋生物棲息環境的破壞。
3.生態干擾 : 海洋觀光遊憩活動如果沒有經過審慎研究、調查、規劃和管理,對於生態體系將造成重大衝擊。
4.噪音振動 : 水上摩托車或遊艇會發生噪音或水波震盪干擾生物。
5.景觀失調 : 為了發產觀光遊憩而大興土木,造成景觀失去協調性,欠缺美感,失去原有的自然風味。

第三節 政府在海洋觀光休閒管理中的功能

  從管理者角度來說,為確保海洋觀光休閒產業持續發產,政府扮演重要的腳色。政府應擬定政策綱領、建立必要機制。攸關海洋觀光休閒產業永續性的關鍵因素:
1.良好的海岸管理與維護系統
2.乾淨海水和空氣,健康豐富的海洋生態環境
3.適合海域活動的氣象條件
4.安全和穩定的休閒環境和設施,以避免海岸的危險
5.維護與保養良好的沙灘,確保休閒環境及海灘的舒適度
6.正確的野生動物保護政策,及棲息地維護

  政府的政策、計畫和措施,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旦政府功能不彰,管理機制失靈,則會出現海岸水質下降、海洋環境不安全,這些問題會影響海岸環境品質、遊客吸引力和旅遊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第四節 海洋觀光休閒產業的規劃與管理

發展海洋觀光休閒產業,主要的管理領域包括:
1. 旅遊設施的發展規劃
2. 選址與建築物設計
3. 能源管理
4. 水的供應
5. 廢物處理系統
6. 設施維護和經營
7. 旅遊文化的形塑和對傳統文化或社區的影響

一. 重要管理措施
對海洋觀光休閒業的發展較為重要的管理措施有三類:
1.海岸發展的管理規定
2.海岸公共交通體系
3.保護海岸環境的措施

二. 環境品質的維護管理
維護海洋生態與環境,應建立保護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保育區,同時應預防可能威脅海洋環境的事故和不適當的探採或棄置等行為;政府應積極設置必要之設施設備、建構應變組織和進行嚴密監控,以預防並制止海洋事故的發生。

三. 海岸危險地帶的管理
高風險的區域,政府應該建立以下相關的管理措施:
1.海岸地區應有符合抵抗狂風豪雨標準的建築物
2.建立應急機構、制定緊急疏散計畫、處理高危險事故的方案
3.規劃良好的遊客安全維護措施,提供穩定安全的旅遊環境

第五節 海洋觀光休閒娛樂活動的管理

一. 沙灘管理
1.硬管理 : 海堤和護岸是常見的沙灘硬體工程。要以科學的方法規劃和選址,不能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和動物生存環境。
2.軟管理 : 主要是指養灘工程。重要的海岸,要經常維護其沙灘的量與面積,配以定期的沙灘清潔,近海海水的防污染等措施。

二. 綜合管理措施
1.鼓勵使用環保的材料和設備
2.維修設備應遠離沙灘
3.使用吸入性挖泥船清潔淤泥
4.使用混合式障礙物以保護礁石
5.避免隨意破壞礁石
6.工程建設期間使用標示清晰的區位浮標
7.嚴格管理拋錨和停泊處
8.機具移動應減少沙灘沙粒的凝結或破壞
9.加強保護濱海生物,避免產卵期施工,避免夜間照明沙灘

三. 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必須達到如下標準:
1.反應生態和文化環境,而不是加強人為的價值觀
2.強調對環境運作過程的尊重與再生,不去擾亂既有的法則或新創環境
3.關注旅遊點的自然條件評估
4.避免使用高能量或容易造成環境損害的材料或操作
5.採用現存的資源,以節約成本和緩和建設過程中對於環境的破壞

四. 旅遊區的能源管理
1.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加熱器
2.旅館和渡假勝地設計通風的公共空間,少使用冷凍空調系統
3.設計環保的房間
4.廚房區域使用循環利用工程
5.以更現代,更高能源效率的系統的設備置換房間設施
6.使用低瓦數、低耗能或太陽能燈光系統

五. 船塢和船舶的管理
1.設置環保的船塢沖洗循環系統
2.嚴格的水質和棲息地監控評估體系
3.船塢逕流的控制體系,包括從船體清潔區域的注入逕流
4.良好的加油站布置設計和管理
5.廢物和固體垃圾的控制
6.魚廢物的處理
7.嚴格的船業經營管理

六. 潛水管理
嚴格的潛水旅遊管理制度是保護珊瑚礁的關鍵,而珊瑚礁是世界上最脆弱和最易受到侵害的海洋生態系統。

七. 對旅遊者的管理
旅遊業是由旅遊資源、旅遊者和旅遊設施三個環節組成,對旅遊者應採用互動式管理。可以進行針對性調查,然後才設計相應的管理措施。

八. 規劃管理資訊的蒐集
1.系統性蒐集和解釋以海岸為基礎的海岸旅遊資料
2.蒐集和規定海洋觀光休閒的娛樂活動內容
3.擴大現有資料、樣本,建立海洋觀光休閒管理服務網站
4.開展有關海洋區域旅遊的基礎研究

  海洋觀光休閒業是一整合性的產業,政府應制定適當的政策,推動一些專案或規章,如海岸規劃管理、潔淨海水和沙灘的保養措施、海岸災害的防範和海岸安全的維護。政府部門對海洋觀光產業應提供適當的引導和相映的規範,與相關的非政府組織、私人部門合作,共同制定海域及海灘的管理辦法,同時禁止向海洋排放廢污水,確保海洋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澎湖釣魚樂-澎湖常見魚種

鱠 學名Plectropomus leopardus

中文名 花斑刺鰓鮨

科中文名 鮨科

模式種產地 No locality  大陸名 豹紋鰓棘鱸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鱠、過魚、石斑     

棲息深度 3 - 1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是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2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碩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9倍。頭中大。口大;下頜側邊具小犬齒。鰓耙數7-8+14,隨成長而漸退化。前鰓蓋骨邊緣圓形,具3根棘,唯埋入皮下,下緣稍具鋸齒;鰓蓋骨具3扁平棘,上下二棘被皮膚覆蓋。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數89-9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鰭棘部明顯短於軟條部,具硬棘VIII,軟條10-12;臀鰭硬棘III枚,細弱而可動,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遠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鰭條 15-16;尾鰭內凹形。體綠褐色或紅色,有甚多小藍點散在,體側無黑色橫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亦常出現於外礁斜坡。生性兇猛,極為貪食,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殼類。繁殖期時會迴游短距離而聚集於礁區產卵;為浮性卵。幼魚底棲性,警覺性高,主要棲息於珊瑚碎屑堆。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東至斐濟。本省各地均有產。

漁業利用 常見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一支釣,魚槍或設魚籠等捕獲。清蒸、煮湯或紅燒皆味美。亦常被作為觀賞用法。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蘭勃舵魚 學名Kyphosus vaigiensis

(Cuvier, 1831)異名Kyphosus lembus俗名(中)白毛;(英)Lembus rudderfish分布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本省產於南北部及各離島礁區。形態特徵背鰭棘11,軟條數14;背鰭軟條基底約與棘部同長,最長軟條不超過最長之硬棘。體呈鉛灰色,體側有淡色縱紋,眼下有一白帶,眼後主上頷骨後緣有黃色斑;背鰭、臀鰭及尾鰭基部有被網狀密紋。本種與南方舵魚(K. biggibus)外型極為相似,不易區分,最大差異在於背鰭軟條數不同,後者背鰭軟條為11~13。棲息生態棲於近岸礁岩區,草食性到雜食性,活動深度在1-30公尺,日行性,常獨游,偶或群游。 利用肉質細緻美味,為高價食用魚,產量不大。漁業本省各地岩礁區全年皆產,主要漁法為手釣及定置網、流刺網。體長一般25-30公分,可達40公分。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鮸魚 學名Miichthys miiuy

(Basilewsky, 1855)異名Sciaena japonica; Nibea miiuy俗名(中) 鮸仔;(英) Mi-iuy croaker分布韓國、中國大陸沿海、台灣。本省各地均產,以東北部及西北部產量較大。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頭中大,較尖突。除吻部及鰓蓋骨被小圓鱗,頦部及上下頜無鱗外,全身被櫛鱗,側線完整略呈弧形。體色暗褐略帶有紫色,腹部灰白。背鰭上緣黑色,其餘各鰭灰黑色。 棲息生態近海中下層魚類,肉食性,以小魚、小蝦為食,繁殖期於4~5月,繁殖季會由深水區向近岸作生殖洄游。利用肉質含脂量高,味鮮美,油炸、清蒸、煮食皆宜。是相當受歡迎的食用魚。常可大量捕獲,是重要的經濟魚種。漁業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延繩釣。冬春之際產量較高。體長一般約為40~50公分,較大者達90公分,十多公斤。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藍點鸚哥魚 學名Scarus ghobban (Forssk

俗名(中)鸚哥、青衣;(英)Blue-barred parrotfish分布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海域。本省各地海域及各離島岩礁海域均有分布。形態特徵雌魚和雄魚的齒色皆為淡黃色。開始型的雌魚體棕黃色,各鱗片具藍綠緣,體側有5至6條不規則的藍色橫斑,截形尾。終端型雄魚體橘黃色,各鱗片具藍綠色緣,腹部較淡色,雙凹形尾。棲息生態成魚大部分獨游於接近珊瑚礁旁的砂地。幼魚大都成群的在珊瑚礁或海藻叢中覓食。啃食珊瑚,以珊瑚之共生藻為食。 利用肉質細嫩,適合各種煮法。漁業為常見的鸚哥魚種之一,全年皆有產,以夏季較盛產。一支釣、流刺網、延繩釣等均可捕獲。體長可達80公分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藍豬齒魚 學名Choerodon azurio

中文名 藍豬齒魚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藍豬齒魚     

棲息環境 礁區  俗名 四齒仔、西齒、寒鯛     

棲息深度 7 - 8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南沙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型態特徵 因為在口前方各有兩對犬齒,故有四齒之稱。體呈淺紅褐色,胸鰭上方有2條斜向背鰭基部的相鄰斜帶,其中前方一條顏色為黑至暗褐色,另一條則為白至粉紅色。幼魚全身都是紅褐色,斜帶乃隨成長而出現。

棲所生態 出現的海域多半為沿岸或較深的岩礁區,亦為各地人工魚礁區所常聚集之魚種。於礁體與砂地間來回巡游,主要是以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之間的海域。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但以澎湖及台灣北部、東北部較多。

漁業利用 以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較可能捕獲。肉質尚稱細緻,其鰓蓋相當銳利,處理時要小心。全年均可捕獲。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薔薇虹彩鯛 學名Xyrichtys verrens

(Jordan & Evermann, 1902)異名Hemipterontus verrens, Hemipterontus caeruleopunctatus俗名(中)紅姑娘仔;(英)Razorfish分布日本至台灣間之海域。本省在東部、西部海域以及離島之澎湖海域均有分布。形態特徵頭部眼上方圓,往下至吻部幾垂直。腹鰭第一軟條特別延長,其末端往往超過臀鰭起點。雄魚體側具紫紅色邊之斑點,雌魚則無;背鰭與臀鰭基部淡色。棲息生態棲息於水質清澈、砂質、石礫質或是貝殼碎片形成的砂質海底。在海床附近之礁石上,捕食貝類及小型甲殼生物,一遇到危險,立即鑽入砂床中。利用體型雖不大,但肉質細緻,以紅燒為較常見之煮法。全年均可捕獲。 漁業一支釣、拖網、流刺網、延繩釣均可捕獲。體長通常在25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縱帶笛鯛 學名Lutjanus vitta

(Quoy & Gaimard, 1824)異名Mesoprion ophuysenii俗名(中) 赤筆仔;(英) Brownstripe, Brownstripe red snapper分布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印度、印尼、菲律賓、大陸、日本等。本省主要產於南部海域。形態特徵體淺紅色,體側上方有甚多暗褐色斜線;側線下方則有呈水平排列之縱線,其最上方一條最寬。各鰭黃色,唯腹鰭淡色。幼魚時,體側中央黑縱線明顯,並有一卵形黑點位於其上。本種魚與正笛鯛 (L. lutjanus) 極為相似,然可從前者背鰭硬棘數X (正笛鯛為XI~XII) 來區別。棲息生態棲息於礁沙交錯及大陸棚緣之海域,水深10~40公尺處。獨游或成群。主要以魚類、蝦、蟹及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漁業常見之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底拖網等漁法來捕獲。煎、煮、蒸及紅燒皆宜。 體長最大體長可達40公分,一般在15~25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錢鰻 學名Gymnothorax favagineus

中文名 大斑裸胸鯙

科中文名 鯙科

科號科名 073 Muraenidae

模式種產地 Tranquebar, India  大陸名 豆點裸胸鱔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錢鰻、薯鰻、虎鰻     

棲息深度 1 - 45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30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A review of muraenid eels (Family Muraenidae) from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elve new records. Zoological studies 33(1):44-64(Chen, Shao & Chen, 1994)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圓;上、下頜略呈鉤狀。尖牙;上、下頜齒單列,頜間齒單列,鋤骨齒在大型個體上由前向後由單列逐漸變為雙列。脊椎骨數 139-143。本種體色由白、灰白至灰褐色;體表具許多圓黑斑點,斑點的直徑隨著魚體成長並不顯著地增大,而是斑點數量增加;頭部斑點密度較高,且常形成類似蜂巢狀的斑紋。斑點數量和斑點間隔有相當大的變異。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黑斑裸胸鯙的斑點間隔因受地點、體型及族群等因素影響而有很大的變異。大型個體棲穴附近經常可見清潔性動物,如魚醫生、清潔蝦等與其共生,為大鯙進行清潔性服務,清除體表或口腔中的寄生蟲,如魚蝨、橈腳類等。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間的溫暖海域:如南非、紅海、阿曼、馬爾地夫、印尼、日本、菲律賓、澳洲大堡礁等地。在臺灣廣泛見於各地珊瑚、岩礁分布的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利用延繩釣、陷阱籠具等漁法捕獲。生猛海鮮店常見本種;亦有剖開曬乾加工後食用的方式。大型個體在水族館中展示,相當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盤仔魚 學名Evynnis cardinalis

異名Sparus cardinalis俗名(中) 盤仔魚;(英) Threadfin porgy分布日本南部、東海、西太平洋皆有分布,本省以南部海域較為常見。形態特徵體側扁呈卵圓型,體色鮮紅,背鰭第三、四棘延長為絲狀,不過明顯沒有小長棘鯛來的長,魚體新鮮時,在體側有數縱列不規則的青色小點。 棲息生態本種魚屬大陸棚底棲性的魚類,分布深達 100公尺,喜沙泥底質,在礁區外圍更多,肉食性,以小魚、小蝦或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主食,會隨著季節的改變遷移洄游,通常大魚在較深海域。漁業全年皆有產,可利用底拖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質細緻,屬高經濟價值魚種,適合碳烤、油煎、清蒸等,味道均極為爽口。體長可達40公分,通常在 20~25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碗米仔 學名Gerres oyena

中文名 奧奈鑽嘴魚

科中文名 鑽嘴魚科

模式種產地 Suez andr Jidda, Saudi Arabia, Red Sea  大陸名 奧奈銀鱸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碗米仔     

棲息深度 1 - 3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3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東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型態特徵體呈長卵圓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3.0-3.3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略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3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 35-39,尾鰭基底之有孔鱗3或4;側線上鱗列數3.5(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IX,第II棘最長,但短於頭長;臀鰭第II棘細尖狀,短於或等於眼徑長;胸鰭短,末端僅及肛門;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約與胸鰭等長。體色呈銀白色,體背淡橄欖色;體側具7-8條不顯著的橫帶;背鰭硬棘部具黑緣,有時會延伸至軟條部;尾鰭亦具有暗色緣。

棲所生態 棲息在沿岸沙泥地,亦可發現於河口、內灣、紅樹林等地,在珊瑚礁區周圍之沙地亦常見,以沙泥地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及非洲東岸,東至西太平洋各群島。本省西部沿海及南北礁區均見。

漁業利用 本種魚一年四季皆有,以春、夏季較多。圍網、底拖網、流刺網及手釣皆可採獲,但魚體小,常作下雜魚處理,供養殖飼料之用,體型大者市場偶可見到。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煙仔 學名Euthynnus affinis

(Cantor, 1849)異名E. yaito俗名(中) 花鰱(北)、煙仔魚(南)、三點仔;(英) Black skipjack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溫暖水域。本省主要產於東部海域。形態特徵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平扁,兩側各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兩側另具 2條小的側隆起脊。上下頜各具一列細小尖錐齒。體背深藍有十餘條暗色斜帶,胸部無鱗區常具3~4個黑色暗斑。全世界本屬共有三種,本省僅產此種。棲息生態近沿海上層洄游魚類。群游,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 利用主要以煎食、味噌湯為食,新鮮魚可作生魚片。漁業各沿岸國重要之經濟魚種,年產量可達45,000~65,000噸。一般漁法以流刺網或延繩釣捕獲。體長最大尾叉長可達100公分,一般約在 40~60公分之間。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黑格 學名Acanthopagrus schlegeli

中文名 黑鯛

科中文名 鯛科

科號科名 355 Sparidae

模式種產地 Nagasaki, Japan  大陸名 黑棘鯛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烏格、黑格、厚唇     

棲息深度 3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5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楊鴻嘉圖鑑 (金) 

型態特徵體高而側扁,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4-5列,下頜前端具圓錐齒 2-3對,兩側具臼齒3列;鋤骨、?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5.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強,第IV或V棘最長;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棘強大;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灰黑色而且銀色光澤,有若干不太明顯之暗褐色橫帶;側線起點近主鰓蓋上角及胸鰭腋部各一黑點。除胸鰭為橘黃色外,其餘各鰭均為暗灰褐色。

棲所生態 屬於溫、熱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喜棲於砂泥底之內灣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以底棲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為食。幼魚期全為雄性,到3-4年生才轉變為雌性。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及大陸沿海。本省東部、北部、西部及離島之澎湖海域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為各地魚市場上常見的高級食用魚,味道鮮美。全年均產,以秋季至翌年春季較佳。本省西南及南部地區以及離島之澎湖有淺海或箱網養殖魚出售。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黑毛 學名Girella leonina

中文名 黑瓜子?

科中文名 舵魚科

科號科名 375 Kyphosidae

模式種產地 Canton, China  大陸名 小鱗黑?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黑毛     

棲息深度 1 - 3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6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中國海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型態特徵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背平直。頭短,吻鈍,唇較薄。眼中大或小。口小,口裂近水平。上頜骨大部為眶前骨所覆蓋。頜齒前端呈門齒狀,能活動,齒端呈3尖頭;兩側齒細小,1列,呈圓錐狀;鋤骨、?骨和舌上皆無齒。體被中大櫛鱗,不易脫落;吻部無鱗,主鰓蓋上方僅1/3覆蓋細鱗,背鰭、臀鰭具鱗鞘;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側線鱗數62-66。背鰭硬棘XIV-XV(大多為XV),軟條13-16(大多為14或15);臀鰭硬棘III,軟條12-13(大多為13);尾鰭末端凹入,上下葉略尖;鰓耙數32-41。體一致為灰褐色至暗褐色;主鰓蓋後緣具黑邊;胸鰭基部有暗褐色斑,除此外全身無任何色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沿岸岩礁區,活動於中表層水域,約1-30公尺深處。日行性。屬於雜食性魚種,在冬季,近岸繁生的藻類是主食,其餘季節則以中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11-12月為產卵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日本至中國海,包括台灣在內。本省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及離島等各礁區皆產。

漁業利用 全年皆產的高價值魚類,主要漁法為定置網及手釣,由於多活動於近岸岩礁區,一般漁船較少捕獲。盛產期在冬季,北部、東北部產量較多,漁獲大多直接售予海鮮店,市場較少見。肉質細緻鮮美,清蒸、煮湯最佳,亦可做成生魚片。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眼眶魚 學名Mene maculata

(Bloch and Schneider, 1801)異名Zeus maculatus俗名(中) 皮刀;(英) Moonfish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形態特徵體形特別側扁,體輻近半圓形,背部較平直而腹部彎度特別大。體呈銀白色,背部偏藍,上有許多藍色點散佈,尾鰭深分叉;頭、胸鰭及尾鰭均在身體的上半部。腹緣薄而銳利,成魚第一胸鰭鰭條延長為絲狀。棲息生態屬肉食性魚類,以動物性浮游生物或底棲生物為食。喜追逐發亮的東西,有趨光性。漁業全年皆有產。西南部9月至翌年4月;琉球嶼10~11月;東北部3~6月;澎湖4~8月。可食用,肉少但味美。可由沿岸之定置網所捕獲,另外巾著網,拖網亦常大量捕獲。可當近海延繩釣之活餌,或製成魚粉。體長可達25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國光仔 學名Scolopsis vosmeri

中文名 白頸赤尾冬

科中文名 金線魚科


模式種產地 Japan Sea  大陸名 伏氏眶棘鱸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紅海鯽、海?、赤尾冬仔     

棲息深度 2 - 25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25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型態特徵體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一銳棘,下緣有細鋸齒,上緣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上頜末端上緣不具鋸齒狀;頜齒細小,帶狀;鋤骨、?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8-9。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前鼻孔;側線鱗數39-45;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3 .5。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達肛門開口;胸鰭不達肛門;尾鰭上下葉不呈絲狀延長。體呈褐紅色,鰓蓋一條白色寬紋,由頭背部一直延伸至頰部,鰓膜深紅色。各鰭內側橘褐,外側黃色。

棲所生態 通常單獨或數尾在礁岩地區或礁岩外緣之砂地上活動,游泳時以一游一停的方式前進,以礁岩或砂地上的小魚、蝦或軟體動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北至日本琉球列島,南至澳洲。本省南部、東北部、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頗常見。

漁業利用 本魚全年皆有產,可利用手釣或在礁岩外砂地放流刺網捕獲,唯因其多單獨活動,故捕獲數量通常不多,其幼魚模樣很可愛,亦可作為水族箱中的觀賞魚。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臭肚 學名Siganus fuscescens

中文名 褐籃子魚

科中文名 籃子魚科

科號科名 441 Sigan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褐籃子魚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臭肚、象魚、樹魚、羊鍋、疏網、茄冬仔     

棲息深度 1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是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型態特徵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和腹緣呈弧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4-3.0倍;尾柄細長。頭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喉部中線無鱗;側線上鱗列數16-21。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有一缺刻;尾鰭稍分叉,但隨體形增加,分叉愈深。體側上方為褐綠色,下方為銀白色;並雜以白色微帶淺藍的圓形斑。這些圓形斑沿體縱軸排列成行。側線至第一背鰭棘間,斑點較大,約4-6行;側線下方,斑點較小,排列較不規則約成18-20行。鰓蓋後上方有一污斑。

棲所生態 在熱帶地區,棲息於平坦底質的淺水域或珊瑚礁區,而在緯度較高的水域,則棲息於岩礁區或淺水灣區。常成群活動。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白天在水層中覓食,夜間則至底層休息。各鰭鰭棘尖銳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劇痛。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韓國至澳洲沿海。本省各沿岸海域及離島均有產。

漁業利用 以手釣、拖網與圍網均可捕獲,全年皆產。體型較大魚隻可做生魚片,一般以煮湯、燒烤較適宜。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烏尾冬仔 學名Pterocaesio tile

中文名 蒂爾烏尾?

科中文名 笛鯛科

科號科名 350 Lutjanidae

模式種產地 Caroline Archipelago  大陸名 黑帶鱗鰭梅鯛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烏尾冬仔     

棲息深度 1 - 6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3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型態特徵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8-4.4倍。口小,端位;上頜骨具有伸縮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蓋;前上頜骨具二個指狀突起;上下頜前方具一細齒,鋤骨無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基底上方一半的區域均被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僅於尾柄前稍彎曲,側線鱗數68-74。背鰭硬棘X-XII,軟條 20-21;臀鰭硬棘III,軟條12。體背藍綠色,腹面粉紅色,體側沿側線有一黑褐色縱帶直行至尾柄背部,並與尾鰭上葉之黑色縱帶相連。各鰭紅色;尾鰭下葉亦有黑色縱帶。本種魚分類上仍有歧見,現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烏尾?亞科(Caesioninae)。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瀉湖或礁石區陡坡外圍清澈海域,性喜大群洄游於礁區之中層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時間持久。屬日行性魚類,晝間在水層間覓食浮游動物,夜間則於礁體間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南迄新加勒多尼亞。本省名地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均有產,為常見之魚種。

漁業利用 一般以圍網、流刺網或一支釣捕獲。肉質不錯,是市場常見之食用魚,以煎食或紅燒食之。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烏仔魚 Valamugil cunnesius

中文名 長鰭凡鯔

科中文名 鯔科

科號科名 232 Mugilidae

模式種產地 Moluccas; Malabar and Bombay, India  大陸名 長鰭凡鯔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豆仔魚、烏仔、、烏魚     

棲息深度 0 - 4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1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型態特徵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且具有長長的、纖毛的、有間隔的唇齒,上唇則有短且分散的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僅及眼眶緣;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缺刻但隨著成長而變為平直。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遠於口角後緣,尖刀狀,不特別寬大,末端微彎曲向下;舌骨、鋤骨和翼骨上長牙齒,?骨則無。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1-12條;側線鱗37-43(通常為38-39);胸鰭末端前之側線鱗12-13;第二背鰭起點垂直線前之側線鱗23-26;環繞尾柄上之側線鱗17-18(少數為15-16)。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62-75。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4-16鰭條,基部上端具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尾鰭分叉;幽門垂數5-7條;具沙囊胃。新鮮標本的體背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背鰭、臀鰭及尾鰭淡色而具暗緣;胸鰭淡色,胸鰭基部無色,但在基部的上端有一黑藍色的斑點。與同屬凡鯔極為相似,常互相混淆而被誤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而河口區或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亦常見其蹤跡,亦常侵入河川下游。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常成群洄游,幼魚在受到驚嚇時,會有躍離水面的動作。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域,由南非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及馬歇爾群島,南至澳洲及東加等。

漁業利用 經濟性魚種,主要為沿岸流刺網或待袋網等法捕獲,但產量不多,且因本種魚體型較小,又沒有烏魚有飽滿的卵,故經濟價值不像烏魚來的高,魚肉適合煮湯或紅燒皆不錯。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倒吊(粗皮仔) 學名Acanthurus dussumieri

中文名 杜氏刺尾鯛

科中文名 刺尾魚科

科號科名 444 Acanthuridae

模式種產地 Mauritius  大陸名 額帶刺尾魚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眼紋倒吊、粗皮仔     

棲息深度 4 - 13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54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型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 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黃褐色,具許多藍色不規則的波狀縱線,頭部黃色而其藍色點及蠕紋;緊貼著眼睛後方具一不規則之黃色斑塊及眼前具一黃色帶橫跨眼間隔;鰓蓋膜黑色。背鰭及臀鰭黃色,基底及鰭緣具藍帶;尾鰭藍色,具許多小黑點,基部有一黃弧帶;胸鰭上半黃色,下半藍色或暗色;尾柄棘溝緣為黑色,而尾棘則為白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沿岸附近之珊瑚礁及岩礁地帶。日行性魚類。一般小魚於礁盤上方活動,成魚則常成群的洄游於中層水域。以附著性藻類、矽藻或有機碎屑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及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羅得豪島。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曾發現,以北部、東北部海域最多。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綱、延繩釣較常釣獲,釣獲或處理時須注意尾柄部的倒棘,甚為銳利,小心割傷。觀賞及食用兼具。以醬油燒煮或煮湯均可。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飛烏 學名Cypselurus angusticeps
命名者 Nichols et Breder, 1935

中文名 細頭飛魚

科中文名 飛魚科

科號科名 244 Exocoetidae

模式種產地 Negonego I., Tuamotu Is., South Pacific  大陸名 細頭燕鰩魚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俗名 飛烏     

棲息深度 0 - 2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24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蘭嶼、綠島 

世界分布 印度至泛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型態特徵體延長,略側扁。體長為頭長之3.9-4.2倍,為體高之4.8-5.3倍。頭長短於背鰭起點至尾鰭上葉起點之間距。吻鈍短。口開於前端,下頜略短於上頜;兩頜有3尖頭齒;?骨具弱齒。鼻孔兩對,大形,近於眼前。鰓裂寬,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鰓耙數6-7 + 16-18 = 22-25。鰾大,向後延長;腸簡單,無幽門及盲囊。體被圓鱗,大而薄,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甚低,近腹緣,在胸部不分枝,具鱗44-46;背前鱗 25-28;側線上鱗7-8。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具軟條13-14,鰭膜上無黑色或灰色斑;臀鰭起點在背鰭第5-7軟條基底之下方,具軟條 10-11;胸鰭末端達背鰭後部基底或更後方之尾柄中央,第1鰭條不分歧,上半部淡紅色,下半部透明;腹鰭長,末端達臀鰭基底,其基底位於鰓蓋後緣至尾鰭下葉止之間距的中央略前方,呈淡色;尾鰭發達,深開叉,下葉較長。脊椎骨數40-43。幼魚有1條頜鬚,扁帶狀,其末端隨成長而尖細,外觀如領帶;背鰭不高大。

棲所生態 大洋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同時也分布於開放水域。受驚嚇時會利用其特化的胸鰭躍出水面作長距離的滑翔。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墨西哥外海之島嶼,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北水域。本省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東部、蘭嶼及澎湖水域。

漁業利用 每年春夏季隨著黑潮洄游至本省東南沿海,是主要的漁期。可利用流刺網或定置網等漁法捕獲,或編織草蓆採收飛魚卵。成魚適合紅燒或煮湯,亦可曬乾食用;魚卵則利用於鹽漬,風味不錯。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紅甘 學名Seriola dumerili

(Risso, 1810)異名S. tapeinometapon; S. purpurescens俗名(中)紅甘;(英)Greater amberjack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本省各地均產。形態特徵體呈長圓形,稍側扁,腹面圓。脂性眼瞼不發達。齒細小,上下頜各有一寬大之齒帶,鋤骨、?骨及舌面皆有齒。側線無稜鱗。尾柄兩側之肉質稜脊幼時不明顯,隨著成長而逐漸發展。第一背鰭具有7硬棘。無離鰭。幼魚時,頭部具斜暗帶,體側具5條暗帶;中魚時,體側及各鰭呈黃色、橄欖色或琥珀色。頭部斜帶仍在,體側暗帶已消失;成魚時,體色變化大,體背藍灰或橄欖色,有時帶粉紅色之光澤。全世界本屬共9種,台灣產2種。另一種為黃尾 (S.rivoliana),其差異在於紅甘第二背鰭前方鰭條高短於頭長;第一鰓弓上之鰓耙11~19(後者為22~26)。棲息生態棲所區域較廣,由水深 18~360公尺之間,三、兩成群游動。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漁業一般漁法以一支釣、拖網、定置網捕獲。肉質鮮美,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煮湯。 體長最大尾叉長可達150公分,一般在35~50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秋姑 學名Parupeneus chrysopleuron

中文名 紅帶海緋鯉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科號科名 361 Mull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黃帶副緋鯉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秋姑、鬚哥     

棲息深度 1 - 8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6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東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尾鰭叉尾形。體一致為橘紅色,上半部較深,下半部較淺;魚體新鮮時,在眼部四周有數條斜紋之藍帶,自眼眶後側至尾鰭基部有條寬黃褐帶;背鰭及胸鰭淺紅色;頦鬚、腹鰭與臀鰭淡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沿岸或內灣的沙質海底,三兩成群在砂質地或軟泥地,以其頤鬚探索泥地中潛藏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等,再挖掘覓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本省除北部及東部外,常可發現。

漁業利用 終年都可捕獲,但較小型,以冬季肉質較佳。本省南北礁區可釣到,是食用、觀賞兩用魚。煮味噌湯好吃、煎炸亦可口。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玳瑁石斑魚 學名Epinephelus quoyanus

中文名 玳瑁石斑魚

科中文名 鮨科

科號科名 320 Serranidae

模式種產地 New Guinea  大陸名 玳瑁石斑魚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石斑、過魚     

棲息深度 0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是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30.8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東沙、南沙 

世界分布 日本至澳洲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型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3列。鰓耙數6-8+14-16。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2;縱列鱗數 80-9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8;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體部及各鰭淡色,均有圓形至六角形暗斑密佈,斑間隔之狹窄自成網狀圖案;腹部在胸鰭基部前方具2條暗色帶;胸鰭斑點不甚顯著。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岸碎屑的珊瑚礁區,幼魚常被發現於潮池。以甲殼類、小魚及蠕虫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本省各地皆有產,以澎湖產量較多。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中小型食用石斑。一般漁法以流刺網、陷阱法、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青鱗仔 學名Sardinella lemuru

中文名 黃小砂丁

科中文名 鯡科

科號科名 091 Clupe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黃澤小沙丁魚     

棲息環境 大洋、河口、近海沿岸  俗名 青鱗仔、?仔、沙丁魚     

棲息深度 15 - 1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23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目(張, 2001)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腹部略圓,稜鱗,17-18+ 14-15個。脂性眼瞼發達,幾完全覆蓋住眼睛。口小,前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下方。鰓蓋光滑;下枝鰓耙數126-152。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鱗片上之垂直條紋僅有最後1條之中央部位不中斷;背鰭和臀鰭基部有發達之鱗鞘;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1片;尾鰭基部有2顯著長的鱗片。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7-18;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6-18;腹鰭軟條9;尾鰭深叉。體背部青綠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沿體側下方有1 條金黃色的縱帶;鰓蓋末緣具黑斑,鰓蓋末端上方具一淡黃斑。背、尾鰭淡黃,邊緣黑色,尾鰭上下葉末端不具大塊黑斑;胸鰭淡黃;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亦常可於河口區發現(極可能於河口區產卵)。有集群洄游之習性,並有強烈之趨光性。產卵季在春夏之間,分批產卵,產卵後,魚群分散索餌。以矽藻、橈腳類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東印度洋至爪哇、澳洲西部、菲律賓、台灣至日本南部皆可發現,台灣地區四週海域均有漁獲,而以西南及東部海域較多。

漁業利用 產量高之高經濟性魚種,全世界年產量在100,000-500,000噸間,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圍網、焚寄網與拖網,主要漁期在夏秋之間。在台灣多醃漬後出售,體型較小者,則多利用來製造魚粉供飼料用。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青嘴 學名Lethrinus nebulosus

中文名 青嘴龍占

科中文名 龍占魚科

科號科名 357 Lethrinidae

模式種產地 Red Sea  大陸名 星斑裸頰鯛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青嘴     

棲息深度 5 - 2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86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吻中長而略尖,吻上緣與上頜間的角度為50°-68°。眼間隔凸起。眼大,位於近於頭背側,但隨著成長而漸分離。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後方側齒呈圓形而有犬齒尖或臼齒但呈塊狀;上頜骨上緣平滑或稍呈鋸齒狀。頰部無鱗;胸鰭基部內側具鱗;側線鱗數46-48;側線上鱗列數 5.5;側線下鱗列數16-17。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9,第IV或V棘最長;臀鰭硬棘III,軟條8,第1軟條通常最長,但等於或短於軟條部之基底長;胸鰭軟條13;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型。體側呈淺灰褐色,腹部顏色較淡,眼下有3條放射狀之藍線,各鱗片上均有一藍色小點;體側有時具多條暗色橫條;幼小個體體側有若干黃色縱帶及在胸鰭基部上方,側線下方具一四方形黑斑,這些黃帶與黑斑將隨著魚之成長而逐漸消失。各鰭淡黃色或淡色;背鰭具紅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岩礁區外緣、沼澤區、紅樹林區或海藻床區,主要分布的深度在10-75公尺。獨居或成小群活動,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灣分布於四週沿海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都有,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等漁法捕獲,屬於較大型的食用魚,肉味可口,適合油煎或碳烤,魚太大時,肉質較粗,以煮味噌湯較佳。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金帶花鯖 學名Rastrelliger kanagurta

(Cuvier, 1817)異名R. serventyi俗名(中) 煙仔;(英) Indian mackerel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所羅門群島;北自日本,南迄印尼,澳洲北部海域。本省各地皆有產,尤以東部海域為甚。 形態特徵體紡錐形,側扁;尾柄細短,橫切面圓形,兩側在尾鰭基部各具 2條小隆起脊。上下頜各具細齒一列,但上頜齒常退化而不明顯。體背青綠,具不規則黑色斑塊。全世界本屬共三種,本省產2種。另1種為富氏金帶花鯖(R. faughni),二者極為相似,但可從金帶花鯖之下枝鰓耙數30~40,而富氏金帶花鯖僅25來區分之。棲息生態外海中上層洄游性魚類。好群游,具趨光性,有垂直移動現象。主要攝食浮游性端腳類,橈腳類及甲殼類之幼蟲。利用煎食或紅燒皆宜,亦可加工成鹽漬品。漁業許多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全世界一年估計產162,000~220,000噸。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等捕獲。體長最大尾叉長可達35公分,一般約在25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虎沙 學名Orectolobus maculatus

命名者 (Bonnaterre, 1788)

中文名 斑鬚鮫

科中文名 鬚鮫科

科號科名 009 Orectolobidae

模式種產地 South Seas  大陸名 斑紋鬚鯊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俗名 豆腐鯊、虎沙     

棲息深度 0 - 11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32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型態特徵體延長,前部寬扁,後部細小。頭相當寬扁,眼前方及下方具8-10枚肉垂或皮瓣。吻寬短,前緣圓形,背面平坦。眼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眼上方具2個乳突。鼻孔下側位,鼻孔緣具長而尖凸分枝之鬚;具鼻褶;具口鼻溝。噴水孔中大,大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不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中大,近於前位;齒側扁而尖銳,上頜前部具犬齒3列,下頜則為2列,具中央齒尖,側邊小齒尖或有或無。背鰭2個,頗高,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基底之中部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與臀鰭間;胸鰭與腹鰭略小,彼此遠隔;臀鰭小,起於尾鰭之前;尾鰭狹小,尾椎骨不上揚,上葉略發達;尾鰭下葉低平而延長,但前部不突出,後部具缺刻。體呈深褐色,腹部淡色;體背隱約可見深色之鞍狀斑,整個背部另具白色斑點及O型淺色斑紋,鞍狀斑之間則無寬網狀線。各鰭具白色不規則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從潮間帶至深達110公尺深處,屬中大型底棲性鯊魚。活動少,常蟄伏於礁區附近海床。夜行性。以底棲之魚、蝦、蟹、貝類等為食物。受干擾時會主動攻擊,具有潛在性危險。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中國南海至澳洲沿海均有分布。本省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有漁獲記錄。

漁業利用 漁期以入夏至秋季這段期間較佳。為食用之鯊類,可醃製成鯊魚醃或製成魚槳、魚丸等,大型水族館偶有展示。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花飛 學名Scomber australasicus

中文名 花腹鯖

科中文名 鯖科

科號科名 449 Scombridae

模式種產地 King George's Sound, W. Australia  大陸名 澳洲鯖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俗名 花飛、青輝     

棲息深度 0 - 2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44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型態特徵體紡錘形,稍側扁;背緣和腹緣淺弧形;尾柄細短,尾鰭基部兩側各具2條小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鈍尖,稍大於眼徑。眼中大,位近頭的背緣,具發達之脂性眼瞼。口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各具細齒一列,上頜齒有時不明顯;鋤骨、?骨和舌上均無齒。鰓耙正常,第一鰓弓上之下枝鰓耙數為 26-28。體及頰部被圓鱗;側線完全,沿背側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X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遠,其後具5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深叉形。體背側藍黑色,具深藍色不規則之斑紋,班紋僅延伸至側線上下,側線下方具許多小藍黑斑點;腹部銀白而微帶黃色。

棲所生態 近沿海中上層魚類。好群游,具趨光性,有垂直移動現象。主要以浮游性甲殼類及小型魚類為主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紐西蘭、澳洲、菲律賓、中國、日本及夏威夷等海域;東太平洋墨西哥附近;以及北印度洋和紅海。本省各地均有產。

漁業利用 重要之食用魚,全世界之年產量可達10,000-50,000噸。一般以圍網、流刺網、定置網捕獲。煎食、味噌湯皆宜,亦可加工成鹽漬品或罐頭。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花身雞魚 學名Terapon jarbua

異名Sciaena jarbua俗名(中)花身仔;(英)Crescent-banded grunter, Thornfish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本省各地沿岸或河口區,以基隆、新竹、高雄、東港、宜蘭、台東及離島之澎湖較常見。形態特徵背鰭棘部至軟條處有深深的刻缺。背鰭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鰭上下葉有斜走之黑色條紋。體側有三條成弓形的黑色縱走帶,以腹部為彎曲點,其最下面一條由頭部起經尾柄側面中央達尾鰭後緣之中央。棲息生態屬於內河及河口砂泥底底棲性魚類。喜群棲於較淺水域以迄深達20公尺,甚至侵入河口內,屬廣鹽性,嗜暖水性種,以無脊椎動物為食。漁業為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流刺網或岸邊、船釣等均可捕獲。以夏、秋兩季較多。本省已可人工繁養殖,但因體長大於10公分以後成長甚慢,不符經濟效益,故養殖少。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枋頭 學名Rhabdosargus sarba

中文名 黃錫鯛

科中文名 鯛科

科號科名 355 Sparidae

模式種產地 Red Sea  大陸名 平鯛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枋頭     

棲息深度 1 - 6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8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型態特徵體高而側扁,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4列,下頜前端具圓錐齒 2-3對,兩側具臼齒3列;鋤骨、?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6.5-7.5 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強,第IV或V棘最長;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棘強大,軟條數11;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呈銀灰色,腹面顏色較淡,體側有許多淡青色縱帶,其數目和鱗列相當。腹鰭和臀鰭顏色略黃;尾鰭上下葉末端尖,大部為深灰色,僅下緣鮮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岩礁區或礁砂交錯處,亦常進入河口沼澤域活動。幼魚時,生活於河口域,隨著成長而逐漸向深處移動。春末時為其產卵期。群居性,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軟體動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非、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船釣、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亦為本省養殖的海水魚之一種。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老鼠斑 學名Cromileptes altivelis

中文名 駝背鱸

科中文名 鮨科

科號科名 320 Serran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駝背鱸(扁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老鼠斑、?魚     

棲息深度 10 - 4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7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東沙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型態特徵體側扁,體高略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3.0倍。頭背部凹陷,後頸部陡直。眶間區窄。前鰓蓋骨微具鋸齒,下緣則平滑;鰓蓋骨棘弱,有些退化。上頜骨延伸至眼之中部。上下頜各具絨毛狀齒,無犬齒;?骨具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2。背鰭硬棘數10枚,軟條數17-19;臀鰭硬棘 III枚,軟條9-10;胸鰭圓形,基底上方具一皮瓣,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大小不一之圓形黑斑。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繁盛之水域及潟湖區,亦常可發現於潮池區,一般在10-40公尺深處。可人工繁殖,唯成長速度慢,存活率亦不高。

地理分布 僅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南中國海、菲律賓、印尼、澳洲、關島等地區。本省主要產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數量已甚少。

漁業利用 魚價相當高之高經濟性魚種,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鮮餐廳。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捕獲。食用及觀賞兼具。肉質佳,以清蒸食之。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瓜仔 學名Caranx papuensis

中文名 巴布亞?

科中文名 ?科

科號科名 344 Carangidae

模式種產地 New Guinea  大陸名 巴布亞?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甘仔魚、瓜仔     

棲息深度 3 - 12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68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型態特徵體呈橢圓形,隨著成長,身體逐漸向後延長。背部平滑彎曲。脂性眼瞼不甚發達,前部僅一小部分,後部僅及眼之後緣。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6-28。體被圓鱗,胸部僅於腹鰭基部前方裸露無鱗,除了腹鰭基部前方有一小區域被鱗。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6-7軟條之下方,直走部全為稜鱗。幼魚時,體色一致銀白色,各鰭淡色或淡黃色。成魚後,體背黃綠色,腹部銀白。頭部及體側上半部出現小黑點,隨著成長,黑點數量愈多。尾鰭上葉一致為暗灰色;下葉為暗黃色,帶有白色的後緣。各鰭淡色,同樣有白緣。鰓蓋後緣上方有一黑斑,其中間具一銀白色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旁之礁石區或潟湖,偶可發現於河川下游,甚少發現於外海。幼魚可成群發現於河口區。肉食性,以魚類為捕食對象。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美洲西岸,北自日本,南迄澳洲海域。本省各沿岸海域皆可見其蹤跡。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一支釣、流刺網、延繩釣捕獲。肉質鮮美,以清蒸及紅燒為宜。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四線雞魚 學名Pomadasys quadrilineatus She& Linn

1984俗名(中) 雞仔;(英) Striped piggy分布本種魚僅分布在本省以及日本南部,喜歡在岩礁區附近活動。形態特徵體側扁,身體呈長橢圓形,體側有四條金黃色的縱帶極為明顯,故因而得名。棲息生態本種魚棲息的範圍較廣,在礁岩、河口均會出現,常成群洄游,偶爾見其單獨活動,屬於雜食性的魚類。漁業本種漁期全年皆有,以夏季較多,可為流刺網、延繩釣或定置網漁法所獲,屬於較小型的魚類,煮湯或煎炸均適宜。 體長成魚約在20公分左右。

資料來源:邵廣昭等,台灣常見魚介類圖說(上)--海藻與無脊椎動物,台灣省漁業局,1996年5月初版

加臘 學名Pagrus major

中文名 嘉鱲魚

科中文名 鯛科

科號科名 355 Sparidae

模式種產地 Java  大陸名 真赤鯛 (真鯛)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正鯛、      

棲息深度 10 - 20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10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 2002) 

型態特徵體橢圓形,側扁,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甚鈍。吻鈍。口略小,端位;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對,兩側具臼齒2列,下頜齒約同於上頜齒;鋤骨、?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6.5-7.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I,第I、II棘不特別小,第III及IV不延長呈絲狀;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及第III棘約等長,軟條數8;胸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色呈淡紅色,腹部為白色,背部零星分布藍色的小點,至成長會逐漸消失,尾鰭上葉末稍緣呈黑色,下尾鰭緣呈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相月砂泥底質海域,但也常出現於礁石區。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食。在4-6月間會向較淺水域遷移產卵,卵為分離浮性卵。通常為群棲性,會隨著季節改變而成群洄游,變換其棲所。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南中國海。台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利用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漁法捕獲。肉質細緻,煎、炸或碳烤均適宜,亦是高級生魚片的食用魚。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加撥婆 學名Abudefduf sexfasciatus

中文名 六線豆娘魚

科中文名 雀鯛科

科號科名 389 Pomacentridae

模式種產地 Indo-West Pacific  大陸名 六帶豆娘魚     

棲息環境 礁區  俗名 厚殼仔、六線雀鯛、藍豆娘魚     

棲息深度 0 - 12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16 cm  經濟性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資料來源:臺灣魚類資料庫

加志魚 學名Plectorhinchus flavomaculatus

中文名 黃點石鱸

科中文名 石鱸科

科號科名 353 Haemulidae

模式種產地 Red Sea  大陸名 黃斑胡椒鯛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俗名 打鐵婆     

棲息深度 3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是     

最大體長 6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11-14+1+16-19。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3-60。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I-XIII(大部分為XIII),軟條數19-22;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尾鰭略內凹或幾近截平。頭及體側灰白色。成魚魚體呈淡灰藍色,頭部、體側、背鰭及尾鰭,散布著許多黃色的斑點;眼下之頰部鰓蓋有數道黃色縱帶,腹部為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內外活動,亦發現於海藻床或沙地,通常單獨活動,以小魚、小蝦等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菲律賓,北達日本,南迄澳洲。本省南部、東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等均見。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繩釣、底拖網或手釣等漁法捕獲,為高經濟價值魚種,魚肉味美,可作紅燒或味噌湯。其體色鮮麗而特殊,亦常被飼養於水族箱中觀賞。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土魠 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

中文名 鰆

科中文名 鯖科

科號科名 449 Scombridae

模式種產地 no locality  大陸名 康氏馬鮫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土魠、馬加、馬鮫、梭齒、頭魠     

棲息深度 10 - 7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240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東沙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型態特徵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2-16枚,排列稀疏;?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 0-2+1-8。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二背鰭後方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8-11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50-60條波形黑色橫帶,幼魚則呈點狀。

棲所生態 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本省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海域產量最多。

漁業利用 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55,000-75,000噸。煎食、煮味噌湯或加工成魚羹皆宜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丁香 學名Spratelloides gracilis

中文名 日本銀帶鯡

科中文名 鯡科

科號科名 091 Clupeidae

模式種產地 Japan  大陸名 日本銀帶鯡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俗名 丁香魚、魩仔     

棲息深度 10 - 50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9.5 cm  經濟性 是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目(張, 2001)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鈍,無稜鱗。頭較小。吻鈍。眼大,上側位,脂性眼瞼少或缺如。口小,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下方;上頜具絨毛狀齒。鰓蓋條數6-7;下枝鰓耙數28。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1片。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0-11;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具軟條11-14;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淺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灰白色;體側中部具1銀白色寬縱帶。背鰭、尾鰭淡灰白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性喜清澈水域、潟湖及面海礁區。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如矽藻、橈腳類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薩摩亞、土木土群島,北至台灣、日本,南至澳洲。本省各地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本省重要食用魚,澎湖產量頗大,可生鮮、乾製或醃漬出售。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圍網與巾著網。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澎湖釣魚樂-在澎湖釣魚


想了解澎湖有哪些釣點安全又可以享受釣魚樂嗎?



我們澎湖釣點很多,但若遇到天氣不好,東北季風變強時釣點就變少了。不過還是有很多釣點,在天氣差也可以釣的地點,而且是無風無浪的好地點。


本島目前熱天大部份以臭肚魚、鸚歌魚、黑尾冬、玳瑁石斑為主


第一.山水第一碉堡


第二.山水第二碉堡


第三.山水碼頭


第四.風櫃洞前面


第五.馬公港台華輪停靠處


第六.合仔尾南面


第七.外垵碼頭


第八.內垵南面碼頭


第九.紅羅北面碼頭


第十.大倉島碼頭


十一.跨海大橋


十二.觀音亭


十三.第三魚港


這些都是常見不錯的釣點



外礁的話 當地的釣具店詢問都有上外礁的船

澎湖釣魚樂-進度表